Vidu是什么平台?

Vidu是由清华大学与生数科技联合研发的中国首个纯自研AI视频生成大模型,基于原创U-ViT架构实现文本、图像到高清视频的智能转换。该平台支持生成最高1080P分辨率、最长16秒的动态视频,具备多镜头语言支持、物理规律模拟和跨模态生成能力,已更新至1.5版本并广泛应用于影视创作、广告营销等领域。

如何注册Vidu账号?

访问Vidu官方网站vidu.studio,点击"立即体验"进入注册页面。目前支持邮箱验证注册,需接收并输入邮箱验证码完成身份核验。新用户可获得3次免费体验机会,每次可生成4秒基础视频片段。企业用户需联系商务团队开通API接入权限。

视频生成有哪些限制?

免费版用户单次生成时长上限为4秒,每日可生成3段480P视频。专业版支持16秒1080P视频生成,但涉及暴力、政治等敏感内容会被系统拦截。1.5版本新增多主体控制功能,允许同时上传3张参考图进行交互场景生成,但总素材大小不得超过20MB。

生成失败如何解决?

遇到生成失败建议检查提示词是否符合规范,中文描述需控制在200字以内并避免抽象概念。图生视频模式需确保上传JPG/PNG格式且分辨率不低于720P。系统提示"渲染超时"时可尝试降低运动幅度参数,复杂场景建议分镜头生成后后期合成。

支持哪些视频风格?

当前版本支持写实电影、二次元动漫、水墨国风、赛博朋克等8种预设风格。通过高级参数设置可调整帧率(24-60FPS)、景深效果和镜头运动轨迹。1.5版本新增中国元素数据库,可自动识别并增强熊猫、古建筑等特色元素的生成效果。

商用是否需要授权?

个人用户遵循CC-BY-NC协议,生成的视频需标明"Powered by Vidu"且禁止商业用途。企业用户需购买商用许可证,按照分辨率分级计费:720P视频0.8元/秒,1080P视频1.5元/秒。批量生成超过100条可申请定制模型训练服务。

移动端是否兼容?

Android 9.0/iOS 13及以上系统可通过Web端适配访问,暂未推出原生APP。移动端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,生成过程中需保持前台运行防止进程中断。针对折叠屏设备已优化界面布局,横屏模式下可显示实时预览窗口和参数调节面板。

技术支持如何获取?

官网提供智能客服机器人7×24小时在线答疑,复杂问题可转接技术团队邮箱[email protected]。开发者社区定期更新SDK文档和案例代码,企业用户可加入VIP技术交流群获取专属故障排查服务。每月首个周三举办线上大师班讲解高级功能使用技巧。